[二手車之家 行業(yè)資訊] 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的加劇,各國政府都在進一步要求車企減排,大排量汽車的終點已經越來越近了,在大排量幸存者名單里,豐田蘭德酷路澤家族憑借其良好地通過性與極佳地可靠性可謂享譽全球,在蘭德酷路澤家族里有一位“小兄弟”同樣扛起了家族的銷量大旗,它就是家族里最年輕的成員 - 普拉多。既然說到普拉多就不能繞開蘭德酷路澤。那就讓我們先穿越回那個蘭德酷路澤誕生的年代吧。
由于用途的特性,很多越野車都和軍隊或者戰(zhàn)爭有關,當然蘭德酷路澤也不例外。
1941年占領菲律賓的日本陸軍首次繳獲了美軍的班塔姆MKII(威利斯就是借鑒了班塔姆的設計)。日軍發(fā)現(xiàn)這“小家伙”有點兒意思,機動靈活,皮實耐造,翻得過山丘,穿的過小河。日軍如獲珍寶,迅速將其運回了日本。
隨后日本軍方命令豐田生產一輛類似的車型,但是外觀需要區(qū)別于班塔姆MKII,經過一年的苦心鉆研,豐田利用班塔姆MKII逆向開發(fā)出了AK10。但AK10在戰(zhàn)場上并沒有威利斯那么常見。
8年后的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美軍在朝鮮戰(zhàn)場急需一批輕型越野車,這時二戰(zhàn)英雄威利斯領命出戰(zhàn)。經過多方競標,最終豐田拿到了這筆訂單生產了100輛威利斯。戰(zhàn)爭戲劇性地讓一款美國“JEEP”走進了日本的工廠。當然精明的豐田通過生產這批威利斯進一步積累了越野車制造的經驗,為日后蘭德酷路澤家族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豐田在為美軍制造威利斯時也開發(fā)了一款自己的車型 -豐田BJ, 搭載B型3.4L直列六缸發(fā)動機,天生就是大排量,就是這么任性。1951年豐田在富士山測試豐田BJ原型車,同時也是原型車第一次進行爬坡測試。
豐田BJ憑借代號為B的3.4L直列六缸汽油發(fā)動機提供強勁動力和可靠的分時四驅系統(tǒng),豐田BJ成功到達了富士山的第六段。日本警察廳人員前來視察這次測試,測試結果令他們極為滿意,不久日本警察廳就向豐田訂購了289輛豐田BJ, 并用于他們的官方巡邏車。試想一下,在那個傳媒相對落后的年代,沒有什么比大街上見到豐田巡邏車更好的宣傳方式了。
早期的豐田大排量發(fā)動機多借鑒于美國發(fā)動機。豐田BJ原型車所搭載的B型發(fā)動機也不例外,其借鑒了雪佛蘭207發(fā)動機的設計,并進行了一些本土化的改進。該發(fā)動機最大可輸出82馬力的動力,略高于雪佛蘭207的80馬力。
世界上第一輛Land Cruiser與豐田沒有任何關系,早在1934年,一家名為史蒂倍克的美國車企就用Land Cruiser來命名旗下的汽車。
直到1954年,豐田時任技術總監(jiān)梅原半二給豐田BJ系列車型命名為Land Cruiser, 一個充滿著火藥味的名字。梅原的目的是想從名稱氣勢上壓倒他們的英國競爭對手路虎Land Rover。
為了進軍民用市場,蘭德酷路澤J20的發(fā)動機被前移了120mm,目的是提高車內的空間。自此蘭德酷路澤正式在民用市場打拼天下。
蘭德酷路澤J20外觀設計更時尚,乘坐也更舒適。并且搭載豐田動力更強勁F型3.9L直列六缸汽油發(fā)動機,比豐田BJ排量更大,可提供105馬力和261牛.米的動力。其采用分時四驅系統(tǒng),但是沒有低速四驅限制了它的脫困能力。
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蘭德酷路澤J20內飾,除了與駕駛相關的配置,再沒有其他任何多余的東西。前擋風玻璃可以向前放倒,證明了J20的軍車背景。 J20絕對是一臺純粹為了駕駛而生的車。
歷經了15年的市場洗禮,老蘭德酷路澤J20已經疲憊不堪,是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了。于是豐田發(fā)布了蘭德酷路澤J40。大部分J40系列車型都是兩門版,搭載了一臺新的F型3.9L直列六缸汽油發(fā)動機,提供105馬力和261牛.米的動力,并且采用分時四驅,遺憾的是低速四驅仍然缺席蘭德酷路澤家族。
蘭德酷路澤J40的內飾延續(xù)了J20簡約的風格,將手剎和四驅切換拉桿位置進行了調整,并且在中控增加了收音機。前擋風玻璃保留了J20上向前放倒的功能。
到1968年,蘭德酷路澤J40在全球的銷量突破了100000臺。憑借皮實耐用的特性,深受美國市場的認可,并成為了豐田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冠軍。
代號2F的直列六缸汽油發(fā)動機動力輸出為135馬力和271牛.米。其用于替換之前代號F的3.9升直列6缸汽油發(fā)動機,2F在動力上相比F發(fā)動機分別高出10馬力和62牛.米。
1973年,第一款搭載柴油機的長軸距版蘭德酷路澤J40上市。該車型主要針對海外市場,搭載豐田代號H的3.6L直列六缸柴油機,最大可提供95馬力和216牛.米。這款發(fā)動機還曾配備在HQ15軍用卡車和Dyna民用卡車上。
HQ15軍用皮卡主要用于日本自衛(wèi)隊和駐扎在亞太的美軍,同時也銷售了一些到澳大利亞。不過“袋鼠國”軍隊貌似并不需要這款軍用卡車,最終這批軍用皮卡成為了澳大利亞農場主們的座駕。
為了降低普拉多在日本市場的稅收,1974年,豐田為蘭德酷路澤增加了一款3.0L直列4缸柴油發(fā)動機,提供80馬力和191牛.米的動力輸出。更低的稅收可以降低客戶的購車費用,可以說,此次降排量是蘭德酷路澤系列車型對市場及政策作出的一個妥協(xié)。
愛爾蘭軍方于1977年向豐田訂購了77輛蘭德酷路澤FJ45版本。盡管它擁有強勁的動力、良好的可靠性和不錯的通過型,但是在愛爾蘭極度潮濕的環(huán)境中還是很容易被銹蝕。部分沒有被愛爾蘭天氣銹蝕的車被重新噴涂上橄欖綠色的車漆,用于軍事葬禮儀式用車。
蘭德酷路澤J50并不像上一代J40那樣注重性能。考慮到實用性,J50加長了車身,并且全部采用五門設計,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推出了車身尺寸更大的版本以滿足當?shù)厥袌鲂枨蟆?/span>
蘭德酷路澤J60繼承了前輩們的越野性能。車身顏色也有了更多選擇,可以提供11種顏色,同時還可以選擇普通漆面和金屬漆面。很慶幸,發(fā)動機方面依然沿用蘭德酷路澤J40的4.0L直列六缸汽油機和3.4L直列四缸柴油機。
1984年11月,豐田推出了新款蘭德酷路澤J70用于代替24歲高齡的蘭德酷路澤J40,至此蘭德酷路澤J40完成了它長達24年的生命旅程。J70軸距2310mm,提供軟硬兩種車頂供客戶選擇。
雖然蘭德酷路澤J70上的3FE發(fā)動機在排量上比上一代3F發(fā)動機降低了0.2升,但是通過改進汽缸蓋,減少了進氣和排氣歧管的變形,動力輸出反而高于3F發(fā)動機,達到了155馬力和303牛.米。圖片中的發(fā)動機進氣部分經過了改裝,動力會更強勁。
成立于1947年的VM MOORI公司是一家專門設計和制造發(fā)動機的意大利公司,隸屬于菲亞特集團。在過去的幾十年間,VM MOORI公司一直為豐田、Jeep、道奇、克萊斯勒、路虎、福特、歐寶、阿爾法羅密歐等整車制造廠商提供發(fā)動機。
在那個年代,阿爾法.羅密歐的“嘴”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大,經歷了幾十年歲月的洗禮,“櫻桃小口”已經進化成如今的“血盆大口”。
1990年豐田為蘭德酷路澤J70換裝了一臺代號為1HZ的4.2L直列六缸柴油機,動力輸出129馬力和285牛.米,相比之前的代號H的直列六缸柴油機提升了34馬力和69牛.米。同年,還有一款基于1HZ發(fā)動機開發(fā)的代號1PZ的3.4L直列五缸柴油機,這兩款發(fā)動機可共享大部分配件。
蘭德酷路澤J70搭載的單頂置凸輪軸2.4L汽油機,動力可以輸出97馬力和174牛.米。同時還提供了代號為2L的2.4L直列四缸柴油機,可以輸出87馬力和165牛.米的動力,以及2L-T 2.4L渦輪增壓直列四缸柴油機,其最大馬力91馬力,最大扭矩188牛.米。
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舒適和安全也開始被重視起來,蘭德酷路澤J70開始配備CD播放器,暖風系統(tǒng),杯架以及主副駕駛安全氣囊。
直到現(xiàn)在,豐田依然在生產這個系列的車型。無論是在亞洲雨林,非洲大草原,亦或者是中東沙漠,這些地球上路況惡劣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國內可以通過平行進口的渠道買到蘭德酷路澤J76(LC76)。這款蘭德酷路澤J76(LC76)搭載4.0L V6自然吸氣發(fā)動機,配備5速手動變速箱,驅動形式為分時四驅。130升的油箱可以滿足您對無人區(qū)的無限好奇心。
直到現(xiàn)在,日本的生產線上還在裝配著蘭德酷路澤J70系列,這些車被銷往世界各地。
針對澳洲這種地廣人稀的農業(yè)大國的需求,豐田于1999年在澳洲市場推出了蘭德酷路澤70系列的皮卡版本蘭德酷路澤J79。為了滿足澳洲市場對大排量發(fā)動機的青睞,蘭德酷路澤J79搭載了型號為1HD-FTE的4.2L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fā)動機,最大輸出164馬力和380牛.米。澳洲和北美是大排量發(fā)動機最后的樂園。
1999年之前,LC70前后懸掛均為鋼板彈簧,鋼板彈簧堅固耐用、承載能力強,但是舒適性和操控性不容樂觀。從1999年開始,豐田對J70的懸架進行了升級,前懸架改為螺旋彈簧,用于提高車輛的舒適性和操控性。并且對后懸架鋼板彈簧進行加長已進一步提高乘坐的舒適性。
2007年,J70搭載了豐田首臺4.5L V8渦輪增壓柴油機1VD-FTV。單渦輪增壓版本最初只對澳大利亞市場提供,可提供202馬力和430牛.米的動力輸出,而雙渦輪版本提供268馬力和驚人的650牛.米。
2012年,豐田在澳大利亞推出了雙排座椅的J79皮卡版本。這個改進給了用戶更大的乘坐空間,并且可以在后排安裝安全座椅。畢竟在發(fā)達國家兒童安全座椅屬于強制性法規(guī),在此呼吁大家請給自己的孩子坐安全座椅。雙排坐設計讓J79不再是一輛純粹的貨車。
30周年紀念版蘭德酷路澤外觀變化并不明顯,主要體現(xiàn)在車身側面的30年紀念標志和出廠前安裝好的絞盤。
為了體現(xiàn)紀念版的特殊身份,連保養(yǎng)手冊都配了皮夾子,而且皮夾子背面還印有輪胎印,這可是真夠下本兒的,用塑料袋裝說明書/保養(yǎng)手冊的車廠快來學習一下。
第一代普拉多誕生于1990年,普拉多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語里有牧場的意思,豐田用普拉多來命名這款車是想賦予它一些熱情和自由的特性。當時普拉多并不是一款獨立的車系,而是作為蘭德酷路澤J70的改進版發(fā)售。盡管整車設計擁有很強的越野能力,但是它也兼顧了優(yōu)異公路駕駛感受。第一代普拉多搭載了2.4L電子燃油噴射發(fā)動機和四速自動變速箱,車型方面提供三門和五門兩種選擇。
1996年,豐田用螺旋彈簧替換掉了普拉多前懸掛原有的鋼板彈簧,這個改進讓普拉多擁有了更好的操控性,并且提高了車內人員的乘坐舒適性。
第一代普拉多最初沿用了J70上的22R-E直列四缸汽油發(fā)動機,并于1993年換裝了代號3RZ-FE的2.7L直列四缸汽油發(fā)動機,提供150馬力和240牛.米的動力輸出。同時還提供三款代號為2L-TE,3L和1KZ-TE的柴油機。
第一代普拉多除了上述配置,還配備了CD播放器和冷暖空調系統(tǒng),這些配置可以提高乘車者的舒
適性。
直到1996年第二代普拉多發(fā)布,普拉多才被劃分為了一個獨立車型,自此“小弟”翅膀的硬了,離開老大開始了單飛的生涯。
普拉多J90車身變得更短,并且換裝了全新的雙叉臂獨立前懸掛,與海拉克斯共享此懸掛。同時將上一代的分時四驅升級為全時四驅系統(tǒng)。
第二代普拉多繼承了上一代的3RZ-FE直列四缸汽油發(fā)動機,同時引入了一款新的代號為VZ-FE的3.4L V6發(fā)動機,其采用鑄鐵缸體和鋁合金汽缸蓋,提供190馬力和298牛.米的動力輸出。同時提供三款型號為3L,5L,1KZ的柴油機。
為了進一步控制海外市場的成本,第二代普拉多曾于1999到2009年期間在哥倫比亞的SOFASA工廠組裝,主要組裝三門和五門版車型,針對南美銷售市場。SOFASA工廠同時也生產雷諾汽車。
第三代普拉多(J120)外觀由豐田在法國的設計工作室的設計師蘭斯斯科特于1997年設計。蘭斯斯科特現(xiàn)在是豐田ED2工作室的首席設計師。
五年后,普拉多J120上市。汽油發(fā)動機包括一臺2.7升直列四缸發(fā)動機以及4.0升V6發(fā)動機,發(fā)動機防盜系統(tǒng)也開始成為普拉多的標配。此外,前懸架也進行了重新調教,以便提供更高的穩(wěn)定性。普拉多也是從這代開始由一汽豐田引進到國內生產銷售。
2002年,普拉多J120的兄弟車型雷克薩斯GX470在北美市場上市,針對中大型豪華SUV市場,相比普拉多,GX470外觀更犀利,內飾也更加豪華,主要用于對抗奔馳ML,寶馬X5和奧迪Q7這樣的德系強敵。
2002年,普拉多換裝了代號為2TR-FE 的2.7L直列四缸汽油發(fā)動機,動力輸出最大164馬力和245牛.米。相比于上一代使用的3RZ-FE提升了14馬力和5牛.米。
同時普拉多J120上還搭載了代號1GR-FE(4.0L V6)汽油發(fā)動機可以輸出236馬力和361牛.米的動力,相較于老款的5VZ-FE在動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強的動力可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第三代普拉多內飾相比上一代有了很大變換,重新設計的中控布局視覺效果更對稱,同時中控和升窗按鍵周圍采用部分銀色金屬質感裝飾條增添了幾分年輕的氣息,木紋面板的引入增加了車內的豪華感,儀表盤也改為對稱布局設計。
第三代普拉多從2002年開始共生產了7年,并于2003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慮后期推出的2006和2010款,根據車齡和車況的不同,這兩款普拉多在二手車市場的價格在27萬到38萬之間,如果能遇到車況好的還是很值得入手。
第四代普拉多J150于2009年10月上市一直生產至今。 車主們普遍對它的口碑是“開不爛的普拉多”,同時豐田也一直宣傳“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普拉多J150動力方面沿用了上一代普拉多代號2TR-FE 的2.7L直列四缸和代號IGR-FE的4.0L V型六缸汽油發(fā)動機,并且依然采用實用全時四驅系統(tǒng)。
多功能方向盤的加入為車內增加了科技感,并且提高了便利性和安全性。中控材質方面增加了大量的銀色覆蓋件,營造出了金屬質感。
由于強勁的性能和優(yōu)秀可靠性,越來越多的普拉多出現(xiàn)在達喀爾賽場上,并且很多媒體都使用普拉多作為采訪車,在一些路況較差的地區(qū)更是隨處可見普拉多的身影,比如我國的西藏。
第四代普拉多繼續(xù)提供三門和五門兩個版本,三門版更短的軸距提高了通過性,而五門版更大的空間增加了實用性。
這代普拉多的頂配車型配備了KDSS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在2008年為雷克薩斯GX的專享配置,2008年以后豐田把KDSS系統(tǒng)陸續(xù)搭載在蘭德酷路澤、普拉多和4Runner上。
這套系統(tǒng)利用前后兩套液壓系統(tǒng)控制穩(wěn)定桿,已實現(xiàn)在越野行駛時增加懸掛的行程,讓輪胎盡可能接觸地面已達到最好的抓地力。公路駕駛時收緊懸掛行程從而抑制車身的側傾。
根據不同地區(qū)分別提供備胎被掛或者底掛,例如中國和英國采用了底掛式備胎,方便更換備胎,畢竟這種越野車都采用的全尺寸備胎,沒膀子力氣真心抱不動。而像澳大利亞和阿根廷這樣地廣人稀的國家為了安裝副油箱則采用了被掛樣式備胎。
11月6日剛剛上市的2018款普拉多是第四代的中期改款車型。外觀改變并不大,主要體現(xiàn)在一些細節(jié)上,比如進氣格柵,前大燈和霧燈的造型,車身側面和尾部與之前無明顯差別。
18款普拉多內飾設計上更加時尚,通過重新設計的內飾以及大量銀色金屬質感裝飾條營造出了豪華的品質。這次內飾總算是跟上了時代的腳步,留下帕杰羅獨自享受上個世紀的經典內飾風格。
18款普拉多備胎由原來的底掛式變成了背掛式,這個改變增加了外觀的野性,是不是背上“小書包(備胎)”就有一種說走就走的感覺。
2018款普拉多仍然保持三排七座的座椅布局,寬大的空間只有您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甚至可以解鎖各種姿勢,別想歪了,坐姿,坐姿,坐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海外版普拉多仍然沿用4.0L V6發(fā)動機,朋友們一起羨慕吧。
海外版普拉多仍然為全時四驅,這個真心可以有,如果不是天天出去野,那分時四驅基本無用武之地。對于車主省了一點油換來了一套平時基本用不上的四驅系統(tǒng)多少感覺有些不值?梢韵胂笠幌轮袊狈蕉疽慌_后驅普拉多開在冰雪的路面上會是什么樣子?
2018款普拉多在四驅結構上由原來的全時四驅改成了分時四驅,從實用性角度分時四驅在濕滑路面無法發(fā)揮作用,因為鋪裝路面上只能使用后驅,當然分時四驅也有它的優(yōu)點,在鋪裝路面上油耗會低于原來的全時四驅,不過普拉多的車有幾個會關注這點油耗呢?
如果您實在無法容忍普拉多的這次改變,建議你看看二手的普拉多,畢竟全時四驅日常的實用性要高于分時四驅。
在過去的幾年里,很多車廠都陸續(xù)淘汰了六缸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取而代之的是2.0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貌似2.0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馬上就要一統(tǒng)江山了,就連奧迪Q7、寶馬X5和沃爾沃 XC90也在低配車型上搭載了2.0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
中國市場的普拉多先用一臺3.5L V6發(fā)動機替換了原有的4.0L V6發(fā)動機,隨后取消了油耗更高的2.7L車型,現(xiàn)在四驅結構也沒有采用海外版的全時四驅,而改為分時四驅。
結合近期豐田的一系列動作,先是停止進口86,然后銳志停產,我猜測是為了應對三年后到來的油耗限值標準。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發(fā)布了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中要求2020年當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油消耗量達到5.0L/100km。三年后市場上的大排量汽車會更少,如果您擁有一輛大排量汽車,請珍惜它,因為它代表了汽車工業(yè)史上一段不可抹去的輝煌歷史。
大排量幸存者 蘭德酷路澤衍變到普拉多

新浪微博 關注二手車之家
官方微信 關注二手車之家[二手車之家 行業(yè)資訊] 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的加劇,各國政府都在進一步要求車企減排,大排量汽車的終點已經越來越近了,在大排量幸存者名單里,豐田蘭德酷路澤家族憑借其良好地通過性與極佳地可靠性可謂享譽全球,在蘭德酷路澤家族里有一位“小兄弟”同樣扛起了家族的銷量大旗,它就是家族里最年輕的成員 - 普拉多。既然說到普拉多就不能繞開蘭德酷路澤。那就讓我們先穿越回那個蘭德酷路澤誕生的年代吧。
文中介紹的關于挑選二手車的技巧源于編輯的經驗分享,購買二手車有風險,我們不保證用文中講到的內容挑選車輛就可以萬無一失,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由于用途的特性,很多越野車都和軍隊或者戰(zhàn)爭有關,當然蘭德酷路澤也不例外。
1941年占領菲律賓的日本陸軍首次繳獲了美軍的班塔姆MKII(威利斯就是借鑒了班塔姆的設計)。日軍發(fā)現(xiàn)這“小家伙”有點兒意思,機動靈活,皮實耐造,翻得過山丘,穿的過小河。日軍如獲珍寶,迅速將其運回了日本。
隨后日本軍方命令豐田生產一輛類似的車型,但是外觀需要區(qū)別于班塔姆MKII,經過一年的苦心鉆研,豐田利用班塔姆MKII逆向開發(fā)出了AK10。但AK10在戰(zhàn)場上并沒有威利斯那么常見。
8年后的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美軍在朝鮮戰(zhàn)場急需一批輕型越野車,這時二戰(zhàn)英雄威利斯領命出戰(zhàn)。經過多方競標,最終豐田拿到了這筆訂單生產了100輛威利斯。戰(zhàn)爭戲劇性地讓一款美國“JEEP”走進了日本的工廠。當然精明的豐田通過生產這批威利斯進一步積累了越野車制造的經驗,為日后蘭德酷路澤家族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豐田在為美軍制造威利斯時也開發(fā)了一款自己的車型 -豐田BJ, 搭載B型3.4L直列六缸發(fā)動機,天生就是大排量,就是這么任性。1951年豐田在富士山測試豐田BJ原型車,同時也是原型車第一次進行爬坡測試。
豐田BJ憑借代號為B的3.4L直列六缸汽油發(fā)動機提供強勁動力和可靠的分時四驅系統(tǒng),豐田BJ成功到達了富士山的第六段。日本警察廳人員前來視察這次測試,測試結果令他們極為滿意,不久日本警察廳就向豐田訂購了289輛豐田BJ, 并用于他們的官方巡邏車。試想一下,在那個傳媒相對落后的年代,沒有什么比大街上見到豐田巡邏車更好的宣傳方式了。
早期的豐田大排量發(fā)動機多借鑒于美國發(fā)動機。豐田BJ原型車所搭載的B型發(fā)動機也不例外,其借鑒了雪佛蘭207發(fā)動機的設計,并進行了一些本土化的改進。該發(fā)動機最大可輸出82馬力的動力,略高于雪佛蘭207的80馬力。
世界上第一輛Land Cruiser與豐田沒有任何關系,早在1934年,一家名為史蒂倍克的美國車企就用Land Cruiser來命名旗下的汽車。
直到1954年,豐田時任技術總監(jiān)梅原半二給豐田BJ系列車型命名為Land Cruiser, 一個充滿著火藥味的名字。梅原的目的是想從名稱氣勢上壓倒他們的英國競爭對手路虎Land Rover。
為了進軍民用市場,蘭德酷路澤J20的發(fā)動機被前移了120mm,目的是提高車內的空間。自此蘭德酷路澤正式在民用市場打拼天下。
蘭德酷路澤J20外觀設計更時尚,乘坐也更舒適。并且搭載豐田動力更強勁F型3.9L直列六缸汽油發(fā)動機,比豐田BJ排量更大,可提供105馬力和261牛.米的動力。其采用分時四驅系統(tǒng),但是沒有低速四驅限制了它的脫困能力。
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蘭德酷路澤J20內飾,除了與駕駛相關的配置,再沒有其他任何多余的東西。前擋風玻璃可以向前放倒,證明了J20的軍車背景。 J20絕對是一臺純粹為了駕駛而生的車。
歷經了15年的市場洗禮,老蘭德酷路澤J20已經疲憊不堪,是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了。于是豐田發(fā)布了蘭德酷路澤J40。大部分J40系列車型都是兩門版,搭載了一臺新的F型3.9L直列六缸汽油發(fā)動機,提供105馬力和261牛.米的動力,并且采用分時四驅,遺憾的是低速四驅仍然缺席蘭德酷路澤家族。
蘭德酷路澤J40的內飾延續(xù)了J20簡約的風格,將手剎和四驅切換拉桿位置進行了調整,并且在中控增加了收音機。前擋風玻璃保留了J20上向前放倒的功能。
到1968年,蘭德酷路澤J40在全球的銷量突破了100000臺。憑借皮實耐用的特性,深受美國市場的認可,并成為了豐田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冠軍。
代號2F的直列六缸汽油發(fā)動機動力輸出為135馬力和271牛.米。其用于替換之前代號F的3.9升直列6缸汽油發(fā)動機,2F在動力上相比F發(fā)動機分別高出10馬力和62牛.米。
1973年,第一款搭載柴油機的長軸距版蘭德酷路澤J40上市。該車型主要針對海外市場,搭載豐田代號H的3.6L直列六缸柴油機,最大可提供95馬力和216牛.米。這款發(fā)動機還曾配備在HQ15軍用卡車和Dyna民用卡車上。
HQ15軍用皮卡主要用于日本自衛(wèi)隊和駐扎在亞太的美軍,同時也銷售了一些到澳大利亞。不過“袋鼠國”軍隊貌似并不需要這款軍用卡車,最終這批軍用皮卡成為了澳大利亞農場主們的座駕。
為了降低普拉多在日本市場的稅收,1974年,豐田為蘭德酷路澤增加了一款3.0L直列4缸柴油發(fā)動機,提供80馬力和191牛.米的動力輸出。更低的稅收可以降低客戶的購車費用,可以說,此次降排量是蘭德酷路澤系列車型對市場及政策作出的一個妥協(xié)。
愛爾蘭軍方于1977年向豐田訂購了77輛蘭德酷路澤FJ45版本。盡管它擁有強勁的動力、良好的可靠性和不錯的通過型,但是在愛爾蘭極度潮濕的環(huán)境中還是很容易被銹蝕。部分沒有被愛爾蘭天氣銹蝕的車被重新噴涂上橄欖綠色的車漆,用于軍事葬禮儀式用車。
蘭德酷路澤J50并不像上一代J40那樣注重性能。考慮到實用性,J50加長了車身,并且全部采用五門設計,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推出了車身尺寸更大的版本以滿足當?shù)厥袌鲂枨蟆?/span>
蘭德酷路澤J60繼承了前輩們的越野性能。車身顏色也有了更多選擇,可以提供11種顏色,同時還可以選擇普通漆面和金屬漆面。很慶幸,發(fā)動機方面依然沿用蘭德酷路澤J40的4.0L直列六缸汽油機和3.4L直列四缸柴油機。
1984年11月,豐田推出了新款蘭德酷路澤J70用于代替24歲高齡的蘭德酷路澤J40,至此蘭德酷路澤J40完成了它長達24年的生命旅程。J70軸距2310mm,提供軟硬兩種車頂供客戶選擇。
雖然蘭德酷路澤J70上的3FE發(fā)動機在排量上比上一代3F發(fā)動機降低了0.2升,但是通過改進汽缸蓋,減少了進氣和排氣歧管的變形,動力輸出反而高于3F發(fā)動機,達到了155馬力和303牛.米。圖片中的發(fā)動機進氣部分經過了改裝,動力會更強勁。
成立于1947年的VM MOORI公司是一家專門設計和制造發(fā)動機的意大利公司,隸屬于菲亞特集團。在過去的幾十年間,VM MOORI公司一直為豐田、Jeep、道奇、克萊斯勒、路虎、福特、歐寶、阿爾法羅密歐等整車制造廠商提供發(fā)動機。
在那個年代,阿爾法.羅密歐的“嘴”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大,經歷了幾十年歲月的洗禮,“櫻桃小口”已經進化成如今的“血盆大口”。
1990年豐田為蘭德酷路澤J70換裝了一臺代號為1HZ的4.2L直列六缸柴油機,動力輸出129馬力和285牛.米,相比之前的代號H的直列六缸柴油機提升了34馬力和69牛.米。同年,還有一款基于1HZ發(fā)動機開發(fā)的代號1PZ的3.4L直列五缸柴油機,這兩款發(fā)動機可共享大部分配件。
蘭德酷路澤J70搭載的單頂置凸輪軸2.4L汽油機,動力可以輸出97馬力和174牛.米。同時還提供了代號為2L的2.4L直列四缸柴油機,可以輸出87馬力和165牛.米的動力,以及2L-T 2.4L渦輪增壓直列四缸柴油機,其最大馬力91馬力,最大扭矩188牛.米。
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舒適和安全也開始被重視起來,蘭德酷路澤J70開始配備CD播放器,暖風系統(tǒng),杯架以及主副駕駛安全氣囊。
直到現(xiàn)在,豐田依然在生產這個系列的車型。無論是在亞洲雨林,非洲大草原,亦或者是中東沙漠,這些地球上路況惡劣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國內可以通過平行進口的渠道買到蘭德酷路澤J76(LC76)。這款蘭德酷路澤J76(LC76)搭載4.0L V6自然吸氣發(fā)動機,配備5速手動變速箱,驅動形式為分時四驅。130升的油箱可以滿足您對無人區(qū)的無限好奇心。
直到現(xiàn)在,日本的生產線上還在裝配著蘭德酷路澤J70系列,這些車被銷往世界各地。
針對澳洲這種地廣人稀的農業(yè)大國的需求,豐田于1999年在澳洲市場推出了蘭德酷路澤70系列的皮卡版本蘭德酷路澤J79。為了滿足澳洲市場對大排量發(fā)動機的青睞,蘭德酷路澤J79搭載了型號為1HD-FTE的4.2L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fā)動機,最大輸出164馬力和380牛.米。澳洲和北美是大排量發(fā)動機最后的樂園。
1999年之前,LC70前后懸掛均為鋼板彈簧,鋼板彈簧堅固耐用、承載能力強,但是舒適性和操控性不容樂觀。從1999年開始,豐田對J70的懸架進行了升級,前懸架改為螺旋彈簧,用于提高車輛的舒適性和操控性。并且對后懸架鋼板彈簧進行加長已進一步提高乘坐的舒適性。
2007年,J70搭載了豐田首臺4.5L V8渦輪增壓柴油機1VD-FTV。單渦輪增壓版本最初只對澳大利亞市場提供,可提供202馬力和430牛.米的動力輸出,而雙渦輪版本提供268馬力和驚人的650牛.米。
2012年,豐田在澳大利亞推出了雙排座椅的J79皮卡版本。這個改進給了用戶更大的乘坐空間,并且可以在后排安裝安全座椅。畢竟在發(fā)達國家兒童安全座椅屬于強制性法規(guī),在此呼吁大家請給自己的孩子坐安全座椅。雙排坐設計讓J79不再是一輛純粹的貨車。
30周年紀念版蘭德酷路澤外觀變化并不明顯,主要體現(xiàn)在車身側面的30年紀念標志和出廠前安裝好的絞盤。
為了體現(xiàn)紀念版的特殊身份,連保養(yǎng)手冊都配了皮夾子,而且皮夾子背面還印有輪胎印,這可是真夠下本兒的,用塑料袋裝說明書/保養(yǎng)手冊的車廠快來學習一下。
第一代普拉多誕生于1990年,普拉多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語里有牧場的意思,豐田用普拉多來命名這款車是想賦予它一些熱情和自由的特性。當時普拉多并不是一款獨立的車系,而是作為蘭德酷路澤J70的改進版發(fā)售。盡管整車設計擁有很強的越野能力,但是它也兼顧了優(yōu)異公路駕駛感受。第一代普拉多搭載了2.4L電子燃油噴射發(fā)動機和四速自動變速箱,車型方面提供三門和五門兩種選擇。
1996年,豐田用螺旋彈簧替換掉了普拉多前懸掛原有的鋼板彈簧,這個改進讓普拉多擁有了更好的操控性,并且提高了車內人員的乘坐舒適性。
第一代普拉多最初沿用了J70上的22R-E直列四缸汽油發(fā)動機,并于1993年換裝了代號3RZ-FE的2.7L直列四缸汽油發(fā)動機,提供150馬力和240牛.米的動力輸出。同時還提供三款代號為2L-TE,3L和1KZ-TE的柴油機。
第一代普拉多除了上述配置,還配備了CD播放器和冷暖空調系統(tǒng),這些配置可以提高乘車者的舒
適性。
直到1996年第二代普拉多發(fā)布,普拉多才被劃分為了一個獨立車型,自此“小弟”翅膀的硬了,離開老大開始了單飛的生涯。
普拉多J90車身變得更短,并且換裝了全新的雙叉臂獨立前懸掛,與海拉克斯共享此懸掛。同時將上一代的分時四驅升級為全時四驅系統(tǒng)。
第二代普拉多繼承了上一代的3RZ-FE直列四缸汽油發(fā)動機,同時引入了一款新的代號為VZ-FE的3.4L V6發(fā)動機,其采用鑄鐵缸體和鋁合金汽缸蓋,提供190馬力和298牛.米的動力輸出。同時提供三款型號為3L,5L,1KZ的柴油機。
為了進一步控制海外市場的成本,第二代普拉多曾于1999到2009年期間在哥倫比亞的SOFASA工廠組裝,主要組裝三門和五門版車型,針對南美銷售市場。SOFASA工廠同時也生產雷諾汽車。
第三代普拉多(J120)外觀由豐田在法國的設計工作室的設計師蘭斯斯科特于1997年設計。蘭斯斯科特現(xiàn)在是豐田ED2工作室的首席設計師。
五年后,普拉多J120上市。汽油發(fā)動機包括一臺2.7升直列四缸發(fā)動機以及4.0升V6發(fā)動機,發(fā)動機防盜系統(tǒng)也開始成為普拉多的標配。此外,前懸架也進行了重新調教,以便提供更高的穩(wěn)定性。普拉多也是從這代開始由一汽豐田引進到國內生產銷售。
2002年,普拉多J120的兄弟車型雷克薩斯GX470在北美市場上市,針對中大型豪華SUV市場,相比普拉多,GX470外觀更犀利,內飾也更加豪華,主要用于對抗奔馳ML,寶馬X5和奧迪Q7這樣的德系強敵。
2002年,普拉多換裝了代號為2TR-FE 的2.7L直列四缸汽油發(fā)動機,動力輸出最大164馬力和245牛.米。相比于上一代使用的3RZ-FE提升了14馬力和5牛.米。
同時普拉多J120上還搭載了代號1GR-FE(4.0L V6)汽油發(fā)動機可以輸出236馬力和361牛.米的動力,相較于老款的5VZ-FE在動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強的動力可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第三代普拉多內飾相比上一代有了很大變換,重新設計的中控布局視覺效果更對稱,同時中控和升窗按鍵周圍采用部分銀色金屬質感裝飾條增添了幾分年輕的氣息,木紋面板的引入增加了車內的豪華感,儀表盤也改為對稱布局設計。
第三代普拉多從2002年開始共生產了7年,并于2003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慮后期推出的2006和2010款,根據車齡和車況的不同,這兩款普拉多在二手車市場的價格在27萬到38萬之間,如果能遇到車況好的還是很值得入手。
第四代普拉多J150于2009年10月上市一直生產至今。 車主們普遍對它的口碑是“開不爛的普拉多”,同時豐田也一直宣傳“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普拉多J150動力方面沿用了上一代普拉多代號2TR-FE 的2.7L直列四缸和代號IGR-FE的4.0L V型六缸汽油發(fā)動機,并且依然采用實用全時四驅系統(tǒng)。
多功能方向盤的加入為車內增加了科技感,并且提高了便利性和安全性。中控材質方面增加了大量的銀色覆蓋件,營造出了金屬質感。
由于強勁的性能和優(yōu)秀可靠性,越來越多的普拉多出現(xiàn)在達喀爾賽場上,并且很多媒體都使用普拉多作為采訪車,在一些路況較差的地區(qū)更是隨處可見普拉多的身影,比如我國的西藏。
第四代普拉多繼續(xù)提供三門和五門兩個版本,三門版更短的軸距提高了通過性,而五門版更大的空間增加了實用性。
這代普拉多的頂配車型配備了KDSS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在2008年為雷克薩斯GX的專享配置,2008年以后豐田把KDSS系統(tǒng)陸續(xù)搭載在蘭德酷路澤、普拉多和4Runner上。
這套系統(tǒng)利用前后兩套液壓系統(tǒng)控制穩(wěn)定桿,已實現(xiàn)在越野行駛時增加懸掛的行程,讓輪胎盡可能接觸地面已達到最好的抓地力。公路駕駛時收緊懸掛行程從而抑制車身的側傾。
根據不同地區(qū)分別提供備胎被掛或者底掛,例如中國和英國采用了底掛式備胎,方便更換備胎,畢竟這種越野車都采用的全尺寸備胎,沒膀子力氣真心抱不動。而像澳大利亞和阿根廷這樣地廣人稀的國家為了安裝副油箱則采用了被掛樣式備胎。
11月6日剛剛上市的2018款普拉多是第四代的中期改款車型。外觀改變并不大,主要體現(xiàn)在一些細節(jié)上,比如進氣格柵,前大燈和霧燈的造型,車身側面和尾部與之前無明顯差別。
18款普拉多內飾設計上更加時尚,通過重新設計的內飾以及大量銀色金屬質感裝飾條營造出了豪華的品質。這次內飾總算是跟上了時代的腳步,留下帕杰羅獨自享受上個世紀的經典內飾風格。
18款普拉多備胎由原來的底掛式變成了背掛式,這個改變增加了外觀的野性,是不是背上“小書包(備胎)”就有一種說走就走的感覺。
2018款普拉多仍然保持三排七座的座椅布局,寬大的空間只有您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甚至可以解鎖各種姿勢,別想歪了,坐姿,坐姿,坐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海外版普拉多仍然沿用4.0L V6發(fā)動機,朋友們一起羨慕吧。
海外版普拉多仍然為全時四驅,這個真心可以有,如果不是天天出去野,那分時四驅基本無用武之地。對于車主省了一點油換來了一套平時基本用不上的四驅系統(tǒng)多少感覺有些不值?梢韵胂笠幌轮袊狈蕉疽慌_后驅普拉多開在冰雪的路面上會是什么樣子?
2018款普拉多在四驅結構上由原來的全時四驅改成了分時四驅,從實用性角度分時四驅在濕滑路面無法發(fā)揮作用,因為鋪裝路面上只能使用后驅,當然分時四驅也有它的優(yōu)點,在鋪裝路面上油耗會低于原來的全時四驅,不過普拉多的車有幾個會關注這點油耗呢?
如果您實在無法容忍普拉多的這次改變,建議你看看二手的普拉多,畢竟全時四驅日常的實用性要高于分時四驅。
在過去的幾年里,很多車廠都陸續(xù)淘汰了六缸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取而代之的是2.0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貌似2.0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馬上就要一統(tǒng)江山了,就連奧迪Q7、寶馬X5和沃爾沃 XC90也在低配車型上搭載了2.0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
中國市場的普拉多先用一臺3.5L V6發(fā)動機替換了原有的4.0L V6發(fā)動機,隨后取消了油耗更高的2.7L車型,現(xiàn)在四驅結構也沒有采用海外版的全時四驅,而改為分時四驅。
總結:
結合近期豐田的一系列動作,先是停止進口86,然后銳志停產,我猜測是為了應對三年后到來的油耗限值標準。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發(fā)布了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中要求2020年當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油消耗量達到5.0L/100km。三年后市場上的大排量汽車會更少,如果您擁有一輛大排量汽車,請珍惜它,因為它代表了汽車工業(yè)史上一段不可抹去的輝煌歷史。
北京通勤族圓夢豪車,8萬收入手寶馬3系
豪華SUV白菜價,寶馬iX立省9.3萬!
家庭必看,17萬即可入手豪華Model Y!
蘇州家庭必看!別克GL8立省9.54萬!